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东北工体育投注平台 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至20世纪80年代改为社会主义建设教研室,后并入马列理论教研中心。2003年在马列理论教研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社会主义研究所。2014年12月研究所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
研究所1998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2018年起开始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研究生。同时承担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公共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和本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改革开放史”等公共课程教学任务。
研究所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5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次;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论文入选者,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入选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影响力人物、提名人物,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等高水平人才10余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人才,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千人层次人才,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辽宁最美青年,辽宁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省市各类人才20余人次。
研究所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思政专项、青年项目等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高水平期(报)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30余部;被批示、采纳咨政建议10余份。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0余项。
研究所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与改革,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承担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东北大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院)、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经典品读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研究所教师获得教育部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教育部高校思政课“精彩教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辽宁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一等奖、辽宁省和沈阳市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东北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教学团队多次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东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东北大学“三育人”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