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投注平台

  

  朱春艳,女,中共党员,哲学博士,1969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现为体育投注平台-十大体育投注平台 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1988年—1992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8年—2001年就读于辽宁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2005年就读于东北大学文法体育投注平台 ,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2年—2010年在沈阳化工大学社会科学部任教,2006年晋级教授;2010年9月调任东北大学文法体育投注平台 哲学系。

  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选读《资本论》选读。

  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哲学经典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论文情况: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理论动态》、《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哲学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马尔库塞晚年回归美学的缘由探析》《从工业机器到解释机器——国外马克思机器论研究的时代主题变换《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马克思机器论的双重维度及当代回响》《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哲学阐释》《人的过时性:安德斯物化批判思想的核心议题等学术论文篇。

  著作情况:专著主要有《马尔库塞技术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技术哲学思想史》(合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新时期小康社会建构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技术理念:从思想到行动》(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译著主要有:译著《马尔库塞文集》第四卷《艺术与解放》(人民出版社,2020)、《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合译,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通过技术思考》(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技术哲学》(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此外,还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了《自然辩证法概论》(陈凡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并参与了《自然辩证法概论》(陈凡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工程社会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等编写工作。

   科研情况:主持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拜物教的生成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尔库塞技术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数字劳动悖论的生成机理与消解路径研究”,2018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精神’概念的三维审视”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语境的当代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完成2008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技术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05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代美国的新发展”等课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工匠精神的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技术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作为执行负责人参与完成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技术认识论研究”等课题。

  获奖情况及其他荣誉称号:论文《论费恩伯格的“技术民主化”理论》2010年获辽宁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著作《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2008年获辽宁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论文《费恩伯格技术本质观评析》2006年获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研究报告《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2006年获辽宁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等。多次获得东北大学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是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

  社会兼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等。